老东西的乡愁

首页>> 写作·Literature

老东西的乡愁

无道子 写作·Literature 17-03-03 21563 1

图/文 无道子


总会有些老物件存之无益弃之可惜。最终也总会有漏网之鱼在某个未来时刻,让你惊喜与感叹。


我所居住的这座小城——高密,是一座以大禹的字命名的历史悠久的古城。所谓“古城”只存在在县志上——几乎没有任何古迹了——除了喝酒待客的套路外,你感受不到其它方面的“古”。


其实这些“古”,在小时候还能随处可见。我家南面就有座古塔,裤裆巷有青瓦木板的买卖家,刘家街和马家街的地主家老房子上有随风摇摆的草,上初中时经过的桥的桥洞里,居然都是用有很多字的石碑砌成的……


甚至文革期间的建筑物也都充满的“古”的韵味:苏联风格的两层五金大楼里,有蜘蛛网般的铁条集中于高高的收银台里,夹子带着现金和票据沿着铁条飞驰;两层的百货大楼上铺的是长条木地板,走在上面咯噔咯噔响;曙光照相馆是一座漂亮的八角楼,摄影师贺大哥在暗室里用削的又长又尖的铅笔在修饰着底片;人民大街两旁的国槐封住了天空,树枝上爬着“臭鳖子”和“干勾”等昆虫;马路牙子可以当平衡木走……


这一转眼全不在。


如果一切都保持原样,会不会更好?

这个问题不会有答案。


一座没有老东西的老城,甚至把老建筑拆掉再重新建设一些不伦不类的仿古建筑,只不过是座毫无个性与魅力的生意人的聚居区。


现栽的新柳,刚挪来的大树,才塑的金身,与千百年来被风雨蹂躏过的块砖片瓦,相去甚远,甚至是对老城历史的玷污与嘲弄。


我想说的是,每一样老东西,都承载过一个人或几个甚至几代人的情愫。不要轻易的废弃它们。文明就是这样传承的。


据说这两年提倡要“留住乡愁”。留住我们身边的旧的街道、老的礼节、古的大树、传统的语言……就留得住乡愁了。


上面这些话都是那台小电视惹出来的。其实一直都以为它在过去的某个时间被我扔掉了。


这台小电视是93年跟老婆在杭州生活时购买的。5英寸黑白,有收音机功能。《新白娘子传奇》的首播,就是用它在杭州东新区的租的房子里看的。现在居然还能收音、显影。


弄一首五古记一下。


惊乌振翅飞
脱兔如风走
弹指一挥间
云烟俱回首




  • 0

    没懂

  • 0

    路过

  • 1

    赞同

  • 0

    牛B

  • 0

    Shit!

  • 打赏

    Reward to this article
    本文获得(0)次打赏

  • 关闭X
    微信扫一扫扫描二维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
    手机支付宝扫一扫,扫描二维码


  • 评论列表:
  •  
  • 我自己   2017-03-03 21:50:13  回复
    牛B
 

发表评论:

选择头像关闭

  • 切·格瓦拉

  • 雷锋

  • 玛丽莲·梦露

  • 奥黛丽·赫本

  • 爱因斯坦

  • 卓别林

  • 马克思

  • 约翰·列侬

  • 毛泽东

  • 迈克·杰克逊

  • 邓丽君

  • 外星人

你还可输入140个字

搜索
控制面板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  查看权限
标签列表
最近发表
最新留言
网站分类